C++中介者模式

简介: 简述中介者模式(Mediator Pattern)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。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,从而使其耦合松散,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。

简述

中介者模式(Mediator Pattern)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。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,从而使其耦合松散,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。

版权所有:一去丶二三里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blog.csdn.net/liang19890820

模式结构

UML 结构图:

Mediator Pattern

  • Mediator(抽象中介者):为 Colleague 对象之间的通信定义接口。
  • ConcreteMediator(具体中介者):实现 Mediator 接口,并需要了解和维护各个 Colleague 对象,负责协调他们之间的通信。
  • Colleague(抽象同事类):定义与其他 Colleague 通信的接口。
  • ConcreteColleague (具体同事类):实现 Colleague 接口,并通过 Mediator 与其他 Colleague 进行沟通。

中介者是对象的通信中心。当一个对象需要与另一个对象通信时,它不会直接调用另一个对象。相反,它会调用中介者对象,其主要职责是将消息路由到目标对象。它允许开发人员不必管理对象之间的链接。

优缺点

优点:

  • 中介者模式简化了对象之间的交互,它用中介者和同事的一对多交互代替了原来同事之间的多对多交互,一对多关系更容易理解、维护和扩展,将原本难以理解的网状结构转换成相对简单的星型结构。
  • 中介者模式可将各同事对象解耦。中介者有利于各同事之间的松耦合,可以独立地改变和复用每一个同事和中介者,增加新的中介者和新的同事类都比较方便,更好地符合“开闭原则”。
  • 可以减少子类生成,中介者将原本分布于多个对象间的行为集中在一起,改变这些行为只需生成新的中介者子类即可,这使各个同事类可被重用,无须对同事类进行扩展。

缺点:

  • 如果存在大量同事之间的交互,中介者将会变得非常复杂,使得系统难以维护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系统中对象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引用关系,导致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构混乱而且难以复用该对象。
  • 想通过一个中间类来封装多个类中的行为,而又不想生成太多的子类。

案例分析

中介 - 客户与房东之间的桥梁

Mediator

说起中介,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房产中介,专门负责新房、二手房买卖、以及租房等业务。

奔波在一线城市的人,想必都经历过找房的辛酸(北漂的我默默地路过),不通过中介,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小窝?不存在的。。。社区驻守、客户介绍、网络拓客、花钱买房源信息,对于中介来说,这些简直都是轻车熟路,房源哪里逃!更可怕的是,前一秒是独家,下一秒就是千百家。

这里,中介是对象的通信中心。当房东需要与租客通信时,他们之间不会直接交互,而是通过中介将消息发送给目标对象。

代码实现

创建抽象中介者

由于中介需要和所有参与者打交道,所以它除了注册参与者之外,还需要将发送者的消息传递出去:

// mediator.h
#pragma once

#include "colleague.h"
#include <list>

class IColleague;

// 抽象中介者
class IMediator
{
public:
    // 注册参与者
    virtual void registerColleague(IColleague* colleague) { m_colleagues.emplace_back(colleague); }
    const std::list<IColleague*>& getColleagues() const { return m_colleagues; }

    // 将发送者的消息发送给所有参与者
    virtual void distributeMessage(const IColleague* sender, const std::string& message) const = 0;

private:
    std::list<IColleague*> m_colleagues;
};

创建具体中介者

具体中介者的职责是遍历所有的参与者,将发送者的消息通知到每一个人:

// concrete_mediator.h
#ifndef CONCRETE_MEDIATOR_H
#define CONCRETE_MEDIATOR_H

#include "mediator.h"

// 具体中介者
class ConcreteMediator : public IMediator
{
public:
    // 将发送者的消息发送给所有参与者(但不包括发送者自己)
    virtual void distributeMessage(const IColleague* sender, const std::string& message) const override {
        for (const IColleague* c : getColleagues())
            if (c != sender)  // 不要将消息发送给自己
                c->receiveMessage(sender, message);
    }
};

#endif // CONCRETE_MEDIATOR_H

注意: 这里需要添加限制 c != sender,防止将消息回传给发送者自己。

创建抽象同事

由于房东和租客均由同事类表示,所以既需要(房东)发送消息,又需要(租客)接收消息:

// colleague.h
#pragma once

#include "mediator.h"
#include <string>

class IMediator;

// 抽象同事类
class IColleague
{
public:
    IColleague(const std::string& name) : m_strName (name) {}
    std::string getName() const { return m_strName; }

    // 通过中介者,将自己的消息发布出去
    virtual void sendMessage(const IMediator& mediator, const std::string& message) const = 0;
    // 接收来自发送者的消息
    virtual void receiveMessage(const IColleague* sender, const std::string& message) const = 0;

private:
    std::string m_strName;
};

创建具体同事

在内部,具体的消息发送由中介者完成:

// concrete_colleague.h
#ifndef CONCRETE_COLLEAGUE_H
#define CONCRETE_COLLEAGUE_H

#include "colleague.h"
#include <iostream>

// 具体同事类
class ConcreteColleague : public IColleague
{
public:
    using IColleague::IColleague;

    // 通过中介者,将自己的消息发布出去
    virtual void sendMessage(const IMediator& mediator, const std::string& message) const override {
        mediator.distributeMessage(this, message);
    }

private:
    // 接收来自发送者的消息
    virtual void receiveMessage(const IColleague* sender, const std::string& message) const override {
        std::cout << getName() << " received the message from "
                  << sender->getName() << ": " << message << std::endl;
    }
};

#endif // CONCRETE_COLLEAGUE_H

创建客户端

找房啦!一旦房东将房子挂出去,中介便会通知所有需要租房的人:

// main.cpp
#include "concrete_colleague.h"
#include "concrete_mediator.h"

#ifndef SAFE_DELETE
#define SAFE_DELETE(p) { if(p){delete(p); (p)=NULL;} }
#endif

int main()
{
    // 房东
    IColleague *landlord = new ConcreteColleague("Tom");

    // 租客
    IColleague *jerry = new ConcreteColleague("Jerry");
    IColleague *tuffy = new ConcreteColleague("Tuffy");

    // 中介者 - 添加租客
    ConcreteMediator mediator;
    mediator.registerColleague(jerry);
    mediator.registerColleague(tuffy);

    // 房东通过中介将消息发送出去
    landlord->sendMessage(mediator, "Xi'erqi, two bedroom house, 6000/month.");

    SAFE_DELETE(jerry);
    SAFE_DELETE(tuffy);

    getchar();

    return 0;
}

输出如下:

Jerry received the message from Tom: Xi’erqi, two bedroom house, 6000/month.
Tuffy received the message from Tom: Xi’erqi, two bedroom house, 6000/month.

目录
相关文章
|
设计模式 存储 机器学习/深度学习
掌握C++中介者模式:设计与应用全攻略
掌握C++中介者模式:设计与应用全攻略
135 0
|
3月前
|
编译器 C++ 开发者
【C++篇】深度解析类与对象(下)
在上一篇博客中,我们学习了C++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,包括类的定义、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。在这一篇,我们将深入探讨C++类的一些重要特性,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、类型转换、static成员、友元、内部类、匿名对象,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。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,提升代码的健壮性、灵活性和可维护性。
|
1月前
|
编译器 C++ 容器
【c++11】c++11新特性(上)(列表初始化、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、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、lambda表达式)
C++11为C++带来了革命性变化,引入了列表初始化、右值引用、移动语义、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等特性。列表初始化统一了对象初始化方式,initializer_list简化了容器多元素初始化;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优化了资源管理,减少拷贝开销;类新增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函数提升性能;lambda表达式提供匿名函数对象,增强代码简洁性和灵活性。这些特性共同推动了现代C++编程的发展,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程序性能。
65 12
|
2月前
|
设计模式 安全 C++
【C++进阶】特殊类设计 && 单例模式
通过对特殊类设计和单例模式的深入探讨,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C++程序。特殊类设计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,而单例模式则确保类的唯一实例性和全局访问性。理解并掌握这些高级设计技巧,对于提升C++编程水平至关重要。
62 16
|
2月前
|
编译器 C++
类和对象(中 )C++
本文详细讲解了C++中的默认成员函数,包括构造函数、析构函数、拷贝构造函数、赋值运算符重载和取地址运算符重载等内容。重点分析了各函数的特点、使用场景及相互关系,如构造函数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对象,而非创建空间;析构函数用于清理资源;拷贝构造与赋值运算符的区别在于前者用于创建新对象,后者用于已存在的对象赋值。同时,文章还探讨了运算符重载的规则及其应用场景,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。最后强调,若类中存在资源管理,需显式定义拷贝构造和赋值运算符以避免浅拷贝问题。
|
2月前
|
存储 编译器 C++
类和对象(上)(C++)
本篇内容主要讲解了C++中类的相关知识,包括类的定义、实例化及this指针的作用。详细说明了类的定义格式、成员函数默认为inline、访问限定符(public、protected、private)的使用规则,以及class与struct的区别。同时分析了类实例化的概念,对象大小的计算规则和内存对齐原则。最后介绍了this指针的工作机制,解释了成员函数如何通过隐含的this指针区分不同对象的数据。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C++中类的封装性和对象的实现原理。
|
3月前
|
编译器 C语言 C++
类和对象的简述(c++篇)
类和对象的简述(c++篇)
|
2月前
|
安全 C++
【c++】继承(继承的定义格式、赋值兼容转换、多继承、派生类默认成员函数规则、继承与友元、继承与静态成员)
本文深入探讨了C++中的继承机制,作为面向对象编程(OOP)的核心特性之一。继承通过允许派生类扩展基类的属性和方法,极大促进了代码复用,增强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。文章详细介绍了继承的基本概念、定义格式、继承方式(public、protected、private)、赋值兼容转换、作用域问题、默认成员函数规则、继承与友元、静态成员、多继承及菱形继承问题,并对比了继承与组合的优缺点。最后总结指出,虽然继承提高了代码灵活性和复用率,但也带来了耦合度高的问题,建议在“has-a”和“is-a”关系同时存在时优先使用组合。
160 6
|
2月前
|
编译器 C++
类和对象(下)C++
本内容主要讲解C++中的初始化列表、类型转换、静态成员、友元、内部类、匿名对象及对象拷贝时的编译器优化。初始化列表用于成员变量定义初始化,尤其对引用、const及无默认构造函数的类类型变量至关重要。类型转换中,`explicit`可禁用隐式转换。静态成员属类而非对象,受访问限定符约束。内部类是独立类,可增强封装性。匿名对象生命周期短,常用于临时场景。编译器会优化对象拷贝以提高效率。最后,鼓励大家通过重复练习提升技能!
|
4月前
|
C++ 芯片
【C++面向对象——类与对象】Computer类(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)【合集】
声明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,含有数据成员芯片(cpu)、内存(ram)、光驱(cdrom)等等,以及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、stop。只能在类的内部访问。这是一种数据隐藏的机制,用于保护类的数据不被外部随意修改。根据提示,在右侧编辑器补充代码,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。成员可以在派生类(继承该类的子类)中访问。成员,在类的外部不能直接访问。可以在类的外部直接访问。为了完成本关任务,你需要掌握。
127 19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

OSZAR »